穆松,男,1982年7月出生,博士学位,建筑材料与工程专业,高级工程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南京市中青年拔尖人才,现任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苏博特研究院副院长、国际材料与结构研究实验联合会(RILEM)中国分会秘书长。先后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 项、省部级科技奖励5 项、华夏建设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参编国家、省部级标准5 项。获授权发明专利31件,SCI、EI收录论文29篇。
穆松在混凝土耐久性理论与提升技术的研究工作中,主持(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课题、国家973 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10 项,取得重要成果。
一是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结构混凝土耐久性劣化机制与设计方法。发展了氯盐和硫酸盐、氯盐与冻融、氯盐-酸雨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混凝土氯离子传输模型与设计方法,提出了侵蚀过程中氯盐浓度变化对硫酸盐腐蚀膨胀影响的量化函数关系、耐久性模型与设计指标,解决了超盐渍土地区混凝土耐久性设计难题,建立混凝土盐冻破坏预测模型,实现了冻融-盐蚀耦合腐蚀作用下混凝土结构服役寿命终点的科学判定。相关成果已纳入标准GB/T 51355-2019《既有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定》,并作为国际材料与结构研究实验联合会技术委员会TC 285-TM技术指南编制基础。研究成果已得到应用,并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二是严酷环境下结构混凝土耐久性提升成套技术,推动严酷环境下交通、国防等行业结构混凝土耐腐蚀产业的转型升级。发明混凝土表层无机强化、基体抗侵蚀及钢筋阻锈三类材料,构建 “阻、隔、缓、延” 耐久性提升成套技术,创新其协同提升技术体系;提出的海洋炎热-浪溅环境混凝土结构的侵蚀介质传输抑制与多羟基氨基有机阻锈的协同技术相关成果,在相关国防项目、莫桑比克马普托大桥等工程中应用;提出的抗腐蚀纳米材料改性混凝土、无机纳米表层强化、多羟基氨基有机阻锈的协同技术成果在相关强盐渍土环境重点工程中应用,并纳入标准JC/T 2553-2019《混凝土抗侵蚀抑制剂》、T/CECS 607-2019《盐渍土环境耐腐蚀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