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在中国水泥工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最近中国建材联合会召开了经济活动分析会,提出在当前行业竞争加剧的情况下,要进一步推动行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转型升级,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这次来就是想听听海螺对行业近期和长期发展的想法和建议。
刚才我听了大家的情况汇报,特别是郭董事长对行业现状的分析和政策建议,很有感触。下面,谈三点意见:
第一,这次来对海螺又有了新的了解,海螺在原有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和创新,始终走在行业的最前列。
上次,在平凉海螺考察时我曾说过,“世界水泥看中国,中国水泥看海螺,水泥行业学海螺”,不管海螺的企业发展到哪里,海螺的制度、海螺的文化、海螺的经营理念和海螺的管理模式都会扎根到那里,你们有一整套非常成熟的管理模式,也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在行业的影响力和领头羊作用发挥得很充分。
当年,我在韩国参观大宇日产7200吨生产线时,就想中国为什么不能超过他们呢?我提出来第一步要上日产8000吨,超过韩国;然后再上日产10000吨,赶上泰国。后来,海螺不仅建起了日产8000吨生产线,还先后建成了4条日产10000吨生产线,现在又建了3条日产12000吨生产线,不仅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装备和技术也是最先进的,成为世界水泥生产线的典范。你们日产12000吨生产线虽然在设计上有合作,但很多都是你们自己设计的,这是其他企业不具备的,作为一个做实体的企业设计水平能够达到专业设计院的设计水平,甚至在有些方面超过设计院的水平,非常难得,也非常了不起。
同时,听了你们在氮氧化物减排方面的介绍,觉得你们站在国家利益上,工作确实做得很深,有一套自己的理论、自己的方法、自己的技术,提出的问题也符合客观实际,你们敢说实话、敢说真话,我十分赞赏。
我认为,海螺的“十二五”发展战略非常正确,切入点很准,一方面要加快兼并收购的步伐,不断提高企业集中度,另一方面要走向海外,用3-5的时间在海外形成1500万吨产能。我对你们大胆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非常支持,要在国外建立自己实体企业,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才有自己的竞争力。
海螺在技术方面一直领先于行业的发展,现在又有新的技术创新,未来你们依然处于领先的起跑线上。你们抓住科技创新,就抓住了问题的核心。今后,建材联合会和水泥协会在政策调整和标准制定方面将更多的采纳海螺的意见,海螺也要站在国家和行业的高度为水泥行业的科学发展、健康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二,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水泥行业结构得到优化,集中度得到提升,节能减排取得成效,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如果没有前几年新型干法水泥的大力发展,就没有今天水泥行业的大好局面。当前,水泥行业出现的产能过剩问题是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是前进中的困难。去年是水泥利润的最高峰,是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不能以去年的利润作为衡量标准,从长远看,水泥行业发展是健康的。
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我们要逐步统一认识、形成共识,一是要淘汰落后,二是要控制增量。控制增量是阶段性的,控制增量不代表不发展。有技术更为先进、水平更高的生产线还是要上的,到时候我们再提高淘汰的标准。节能减排标准要提高,实行分步淘汰,这样新增产能空间又出来了。发展是永恒的,控制增量是阶段性的。只有标准提高了,产业才能升级。标准也不是永恒不变的,制定的标准要抓到本质,要起到淘汰落后产能的作用、调整产业结构的作用、优化布局的作用。提高建设门槛,达不到标准的不予批准,这样就能起到控制增量的作用。
刚才你们谈到的水泥标号和许可证的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广,需要进一步统一认识,在建材领域有些理论也要创新。要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掺入混合材,不能因掺加混合材来考虑降低水泥的质量标准。在同等条件下,将水泥标号提升,可以节约很大部分的水泥用量,减少水泥用量就是最大的节约资源,“十二五”期间,我们要将水泥标准进一步提升。淘汰落后产能也是一样,有些先进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都停在那里,落后的立窑还有什么舍不得关呢?这是一种保护落后的行为。所以,我们进一步提高水泥标准和技术门槛,提高淘汰落后的水平,为水泥行业的下一轮发展做准备,海螺在这方面要多发挥引领作用。
前段时间,我去东北调研,发现很多民营企业,自己新建的搅拌站、粉磨站自己不经营,就等着来高价收购。建设没有标准,收购也没有标准。有些企业恶性竞争,也愿意出高价去收购,名曰收购的是市场,他知道亏本了,最后想通过水泥市场终端占领再挣回来,形成社会资源的浪费。近期,要对粉磨站和混凝土搅拌站的建设进行系统整治。
水泥工业下一步的发展,一方面是将多余的产能向国外转移,另一方面提升水泥标号,坚决将淘汰落后产能,还有一方面是加快兼并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这三方面工作做好了,水泥行业的面貌将大大改观。当然,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并不容易,但我们思想上首先要统一认识。
第三,在当前行业产能过剩、竞争加剧、价格下滑的形势下,要进一步探讨研究协同和竞争的关系,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竞争是必须的,而协同在一定条件下也是必要的,关键是要掌握一个度,协同中要有竞争,竞争中要有协同,竞争与协同是一个对立的统一。我赞成雷前治同志的观点,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实行区域协同、合理定价。当然,协同的内容不应该只是停产与不停产、价格等方面,还要包括技术、淘汰落后、节能减排等方面内容。我们希望大家在这方面多做工作。